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,巩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果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依据《南阳理工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》(南理工字〔2021〕120号),经研究决定于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28日在全校开展2025年度课程思政活动月。具体方案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通过开展系列活动,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教学能力,构建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育人格局,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、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,切实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,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。
二、活动安排
(一)“一院一品牌,一专一特色”课程思政建设
各学院应根植地域特色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、结合专业特点,凝练育人主题、打造育人品牌,统筹规划学科基础课程、专业教育课程、特色课程的思政元素,构建具备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图谱,达成课程对专业思政体系的支撑。各学院需在活动月中完成“一院一品牌,一专一特色”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,凝练学院课程思政育人品牌及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特色,确定思政图谱建设路径及进度规划;在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中实现思政育人的三级映射,即毕业要求(素养维度)--课程目标(德育维度)--课堂教学内容(思政元素)的层层对应关系,完成专业课程思政可视化图谱。
活动时间:10月27日-11月28日
责任单位:教务处、各学院
(二)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专题培训
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围绕“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建设”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化”“课程思政教学评价”等主题,组织专题培训活动,助力一线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。
活动时间:11月3日-11月28日
责任单位:教师教学发展中心
(三)课程思政教学沙龙
各教学单位围绕人工智能助力课程思政元素挖掘、教学设计优化、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,以教研室、课程组为单位组织教学研讨沙龙活动。通过研讨,分享经验,解决教学实际问题。
活动时间:11月3日-11月16日
责任单位:各教学单位
(四)课程思政学习观摩
各教学单位邀请省/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讲公开示范课或开展专题讲座,通过典型案例讲解不同学科思政融入路径,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,交流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思路。
活动时间:11月17日-11月23日
责任单位:各教学单位
(五)教学设计案例评选
以“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教学”为主题,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,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,深入挖掘中原地域文化资源,传承弘扬太行精神、大别山精神、老区精神、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、南水北调精神等红色基因,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南工特色的课程思政课堂。各教学单位推荐3-8个优质教学设计案例提交教务处,教务处将评选优秀案例并汇编案例集。
活动时间:11月17日-11月23日
责任单位:各教学单位、教务处
(六)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总结、展示及宣传活动
各相关单位需实时梳理活动进展与阶段性成果,通过学校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校内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展示,并在活动后期对活动月成效进行总结,遴选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,在相关网站及媒体进行发布,扩大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影响力,同时为全校教师提供可借鉴、可复用的实践经验。
活动时间:10月27日-11月28日
责任单位:教务处、各教学单位
三、活动要求
提高思想认识。各单位需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,将活动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,结合本单位专业特点制定具体落实计划,确保全员参与、不走过场。
强化协同联动。教务处统筹协调活动开展,各教学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,宣传部做好宣传报道,形成上下联动、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。
注重成果转化。活动结束后,各单位需及时总结经验,将优质案例、备课成果等纳入本单位课程思政资源库,建立长效推进机制,持续提升育人实效。
教务处
2025.10.23